本文转自:荆门日报达麟操盘
▶熙熙攘攘的人群。
▼咖啡车前,老友欢聚一堂。
方俊婕 杨薇 摄
本报记者 方俊婕 实习生 陈昱晗
▼市民共赏荆门夜景。方俊婕 杨薇 摄
7月6日晚7点,夜幕刚垂,前往圣境山的山路上,私家车已排成长龙,夜市摊的烤串香、咖啡香混着山风飘远,市民们围坐聊天,笑声顺着山势蔓延。
奶茶摊、卤菜摊摊主架着手机直播,屏幕上四五百人的在线观众正热热闹闹地问着:“兄弟给个定位达麟操盘,我马上来”“晚上一般几点收摊”“往下面走都有啥好玩的”……
在这里,小红书App上“圣境山夜市”的热门话题,与抖音App上超10万次播放的“圣境山烧烤”“圣境山龙脖垭”词条一起,把荆门圣境山推成了线上、线下都火热的打卡地。这个夏天的夜晚,荆门圣境山成了市民口中“最懂夏天的地方”。
“带孩子来认识树木,看星星和荆门的夜色,比在家看手机舒坦。”首次来玩的市民王汉梅说,她和家人在烧烤摊旁偶遇老友,顺手买了农户种的小番茄,“这股子生活味,市区里难找。”
在龙脖垭的路口拐角处,李建军把老式冰棒箱搬上了山,“绿豆冰棒三块钱一根!”再往里些,糖画摊的王师傅正在熬糖,铜锅里的糖汁浇出龙凤的图案。张婆婆的射击游戏摊前围了好几个小朋友。旁边的卤菜摊旁,好几家人围坐了一圈又一圈……沿着山路向上徒步,户外郊游、露营烧烤、老友欢聚,不同的玩法在这里交融。
热闹里,地摊经济也活了起来。20岁的雷旺旺推着饮品车穿梭,这是他上大学后的第一次创业。提及赚钱,他兴致勃勃地说:“周一到周五客流不少,周末更忙,一晚能卖近百杯。”像雷旺旺这样被这里人气吸引的摊主不在少数。
漳河“秘密花园”亲子农庄的老板张先生,就是冲着这份热闹来的。他在这儿摆烧烤摊已有一个多月,翻动烤串的动作十分熟练,“农庄生意受限于时段,现在靠着这山的人气,一晚上能赚800到1000元,收入更高了,踏实!”
在这里,摊主们熟络得像邻居,杨薇女士的“喵野咖啡”车旁,冰粉摊、小饰品摊挨在一起,“来买咖啡的人多了,大家互相帮衬,这份热闹挺好!”杨薇的话道出了摊主们的心声。在她看来,从3月她咖啡店开业时的“杳无人烟”到如今这里的“人山人海”,圣境山变了样,成了市民们的“城市后花园”。
人多了,环保便成了大家牵挂的事。“多数人都挺自觉,但偶尔看到垃圾,还是心疼。”网友慎黄儿的话道出不少人的感受。网友张鹏呼吁:“别让垃圾毁了圣境山,咱们一起护着它。”这份牵挂,正变成行动。
杨薇的“喵野咖啡”车停在山腰平台,自她把咖啡车开上山,守护这片美景的脚步就没停下过,“捡瓶子换咖啡”的活动,她已坚持了月余。常有小朋友拎着垃圾袋来:“阿姨,换杯咖啡给妈妈。”杨薇清理周边垃圾的视频被拍下并发布到网上,被网友夸赞为“最美大当家”,不少来此游玩的市民受她影响,离开时“片纸不留”。正如杨薇所说:“美景是大家的,保护也得靠大家。”这山的热闹里,藏着荆门人的文明与默契。
热闹背后,一些待解的问题也被细心者看在眼里。“人一多,垃圾也多了,需要有管理者来集中清理。”“盘山公路弯道多,好几次看到游客差点撞到护栏。”“小朋友在山路上嬉戏打闹,车来车往怕出事故。”“雨后山边偶尔有碎石滑落,人离得近看着怪害怕的。”“还有摊主多了,偶尔会为了摊位位置拌嘴……”市民们的这些话,东宝区子陵铺镇金泉村90后党支部书记陈滟雪不只一次听到过。
对市民最关注的圣境山乱扔垃圾问题,陈滟雪在网上做出了公开回应:“由于人力有限,加之雨天路滑,为保证安全第一,出现了清扫不及时的问题。但我们的日常清扫从未停止,天晴时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专人打扫,也恳请前来打卡的朋友们,顺手带走垃圾别让它掉下山崖,守护好这片美景。”
金泉村党支部的努力,藏在一件件“啃硬骨头”的实事里。陈滟雪告诉记者,为了争取到相关部门的支持,解决“雨后山石滑落隐患”“摊贩经营乱象”等问题,村“两委”将问题层层反馈。目前,东宝区子陵铺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给出了免费清运摊位废水、修建公共厕所、定期拖运垃圾箱等关键支持,从最基础的“吃喝拉撒”层面,给游客和摊主兜底。
金泉村村干部召集多名志愿者,组成10人的管理小组轮班蹲守山径:有人翻越护栏摆摊,他们耐着性子劝,还在护栏沿线贴满“禁止翻越”标语;面对摊贩“抢位置”纠纷,他们摸清楚本村与外来商户的数量,反复与双方沟通,为后续规范摊位打基础,哪怕暂时没定下固定位置,也先把“不能乱、不能险”的规矩立起来。陈滟雪说:“先把眼前能做的做好,等改进方案出来,咱们接着干。”
如今的圣境山达麟操盘,热闹里藏着清醒的共识——这里的烟火气,从不是对自然的消耗,而是人与山的共生。市民带着文明来,摊主们带着责任干,管理者带着诚意办,守护圣境山的这群人,用各自的方式做着最“合拍”的事,让这座山的热闹,长长久久,清清爽爽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